铸魂、赋能、启航:学院系列入学教育助力研究生新生扬帆起航

发布时间:2025-09-29作者:访问量:

9月12日至27日,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入学教育活动,涵盖理想信念、专业学术、规章制度、生涯规划等多个方面,助力新生启航新征程。

一、铸魂·筑牢思想根基践行科研使命

学院党委书记彭学文以“如何做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新时代研究生”为主题作讲座。通过优秀研究生案例分享,指出研究生首先需明晰定位。无论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,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硕士,必须端正态度,严禁学术不端。且不能仅以获取文凭为目标,而应珍惜三年宝贵时光,德智体美劳全面提升。他强调,学位论文是重中之重,科学规划是成功的关键。选题宜“小切口,大问题”,将个人的理想与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。力求与工作或兴趣相结合,以便持续深耕,积累研究成果。此外,他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导师课题、学术竞赛、创新项目申请与高水平论文发表,以此锻炼能力,丰富简历,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。

     

108151

学院院长何天祥开展《研究生涯的哲学思索与研究方法探索》专题讲座,全体研究生新生参加。他表明,学院致力于构建“452”本硕博学科专业新格局,以扎实的办学基础与显著的教学成果,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平台。关于研究生涯的哲学思索,他通过引述王国维治学三境界,启迪研究生对学术生涯进行哲学思考,强调唯有经过“立志-求索-顿悟”的三重境界,方能厚积薄发,洞见学问与人生的本质。同时阐述了高级知识分子的内涵,他指出其应兼具中西智慧,不仅掌握专业学识,更需具备社会担当、独立人格与创新意识。在科研方法上,他梳理了从发现现象、提出科学问题、建立假设到运用文献研究、访谈、问卷等多种方法验证的完整科研链条。

108152

  二、勉励·传承勤修立身之能赓续奋斗精神

 学院党委副书记聂晖围绕《爱校教育》《安全教育》《人文素养教育》《心理健康教育》四个主题开展入学教育。她指出,爱校荣校不仅是一种情感认同,更是一种行动自觉和价值追求。爱校无需豪言壮语,而是要融入日常、做在经常,体现在严格遵守校规校纪的自觉行动中,彰显于悉心爱护校园一草一木的点滴细节里,最终汇聚成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。这既是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,更是引导广大研究生筑牢集体主义观念、培养深厚家国情怀的重要基石。在谈及学生全面发展时,她勉励同学们,要坚持以文化人、以文培元,将丰厚的人文底蕴内化为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;要坚持健康第一、强心健体,培育理性平和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;要坚持知行合一、躬身实践,在劳动中锤炼意志、提升本领。她强调,要将三者有机融合、贯通于学习、工作与生活的全过程,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。

108153

 学院组织研究生新生参观校史馆,了解学校建设历程、师资情况、办学成就等内容,感受学校文化底蕴和奋斗历程,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爱国荣校热情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。           

108154

三、赋能·启航:明晰培养体系,合理规划学业

学院副院长罗湖平以《“教学研赛创”一体化人才培养中的专业学习定位》为题,为同学们介绍了“以教师为主导、学生为主体、科研为志趣、赛创为载体”的“教学研赛创”一体化育人新模式,希望通过教师教学引导、学生自主学习、科研项目训练、学科竞赛参与和创新创业实践,培养同学们的“思维能力、学习能力、实践能力、研究能力、创新能力”,形成“以研导教、以研领学、以研融赛、以研助创”和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研、以赛促创”的良性循环,进而走向众创、共创。

108155

  学院研究生干事秦党红从“课堂与考试纪律管理”、“研究生教育改革举措”、“研究生培养环节解读”、“新生学业规划指导”四个方面为全体新生深度解读了培养管理政策。让同学们充分了解课程学习和纪律要求、知晓研究指导和学术交流渠道,进而明确学术目标、优化时间管理和提升研究能力,更好地规划整个研究生学习实践生涯。

108156

通过此次入学教育系列活动,学院深度融合学科建设、人生哲理、精神传承与科学方法等多方面内容,全方位勾勒出卓越人才培养的新路径,为2025级研究生新生指明方向,激励他们在学术与职业道路上砥砺前行。